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海上基础设施与海工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、资源、能源的核心支撑,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海洋治理的重要基础。5月5日上午9时,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,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讲堂,以“海洋工程科技前沿进展与创新实践”为主题。中国海洋大学教授、海洋工程专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,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、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与挑战、海洋工程科技前沿进展和技术需求等方面作报告。
李华军教授指出,重大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辐射效应会不断改造旧产业、缔造新产业,现代科技创新正进入大科学时代,涉及行业、学科领域更多,规模也更加庞大,而我国正处于全面发展的有利时期,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特征。
据了解,我国国民经济116个产业部门中,海洋产业与97个产业部门有直接关系,关联面达84%,对化工、航运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。我国海洋科技与装备发展迅速,但理论基础、核心关键技术及配套仍显薄弱。李华军教授表示,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海和极地空间拓展、产业绿色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、全球产业链整合、海陆统筹的发展理念与战略思维等发展趋势。
近些年来,海洋空间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广度和深度上正发生根本性改变,开发海洋必须解决多尺度超常规、多模式海工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问题。李华军教授强调,全海深时空同步多要素观测是认识海洋的关键,海洋立体观测网要向一体化、可视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;深远海养殖装备研发要向大型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,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功能的现代海洋牧场,发展可持续的绿色海水养殖业;绿色智能化发展是增强船舶市场竞争力,提升船舶价值链地位的必然措施,要加快发展海上多功能绿色智能船舶。
李华军教授在最后表示,21世纪是海洋世纪,强国必强海。未来,中国要在探索新机制促进海洋工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、新的科学研究的范式与数字化转型、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。